集思廣益謀出路 科技創新求發展
----山東蘭雁面料后整理車間5#線改造紀實
今年以來,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世界蔓延的影響,牛仔布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山東蘭雁后整理車間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深挖潛能,集思廣益,通過科技創新努力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順利度過困難時期添磚加瓦。
咬定青山不放松
山東蘭雁后整理車間面對人員緊、生產任務重、多變整理工藝的產品比重大等重重困難,自我加壓,主動作為,車間主任張坤生帶領車間工藝組和設備維修組的小伙伴們就“簡化生產工藝流程,降低成本,生產優質產品”展開攻關,咬定青山不放松。經過反復論證,統籌兼顧各方面實際情況,他們在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對5#聯合預縮機進行了大膽的升級改造。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服裝的追求不斷向休閑,舒適,隨意大方發展,所以牛仔面料逐漸的引領了服裝的潮流,備受消費者的青睞?,F在的牛仔面料已經不單單的局限于預縮整理,而是經過多種新工藝,使面料手感更加柔軟,細膩,滑爽和更多優良的服用性能。當前國際國內市場競爭激烈,產品類別紛繁復雜,客戶要求越來越嚴,整理工藝要不斷變化,以適應和滿足不同類次客戶的需求。于是,張坤生和他的攻關團隊把寬幅彈力牛仔后整理攻關作為了突破口。
小試牛刀顯身手
早在2003年,當時,“老蘭雁”引進5#聯合預縮機這套設備時,就針對薄棉織物進行泡沫預縮整理,通過泡沫做媒介,潤濕布面,然后再進行拉斜預縮整理,從而達到節水的目的,效果十分明顯。經過17年的運轉,“人增歲月機磨損”,尤其是隨著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單純的泡沫預縮工藝,已經凸顯其弊端:設備利用率低,品種適應性差,造成相對的資源浪費。車間攻關團隊的小伙伴們各抒己見,經過科學論證,確定了改造方案。他們在原設備上加裝了兩個水洗槽,同時針對整理工藝的特點,將水洗槽內導輥由傳統的平滑導輥改為了梅花震蕩導輥。經過改造,5#生產線由原來的單一泡沫預縮整理,變成了也可以進行生產彈力產品的過水預縮整理。以往公司在生產彈力產品時,只能使用傳統的6#或7#生產線,而且必須要生產2遍,才能使面料各項指標達到的客戶需求。經改造后的5#生產線,只生產一遍,面料的各項內在指標和外觀質量就可達到客戶的要求,這樣不僅降低了生產費用,而且設備的利用率也得以大幅度提升,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繼續攻關不停步
小試牛刀成功后,小伙伴們沒有停下攻關的腳步,他們又先后對5#生產線進行了多次小的手術,首先加裝了四個水洗槽,從而使設備的適應性得以進一步增強;并對進布單元進行了改造,原先設備有一個堆布箱,生產的時候坯布都要先經堆布箱,再進燒毛機燒毛,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有些產品經堆布箱后容易出現折皺、污沾等不必要的疵點,攻關團隊的小伙伴們經過仔細地觀察、測量、核算及試驗,在最前端的支架上加裝了一跟導布軸,這樣就方便了生產的選擇,減少了疵點的產生,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設備地性能。同時,還對燒毛單元和整緯單元分別進行了改造。他們將燒毛單元的燒毛火口由原先的2個,增加至3個,這樣改造可以針對部分產品因為單獨燒毛而引發的額外費用支出;對5#整緯架絲杠軸承的固定方式進行了改造,從而使設備更耐用,穩定性能好,延長了維修保養周期;同時使技術參數的精確度得以進一步提高,為擋車工調整緯斜參數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時光荏苒,歲月的腳步從不停歇;時代變遷,人類的審美觀也不斷變幻;新工藝新技術也必將應運而生,提質提效,開拓創新,這是天虹蘭雁人的不斷追求,也是蘭雁牌牛仔面料能夠享譽業內的奧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