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見愁”變成“搖錢樹
——山東蘭雁攻克仿針織品種生產難關
近期,山東蘭雁面料連續接到了幾筆仿針織品種的訂單,公司各車間、部門協同攻關,不斷改進生產工藝,使布機效率由原來的75-80%提高到了90-95%以上,綜合效率提高了15%以上,使這一生產難度較大的品種由原先的“人見愁”,變成了公司增創效益的“搖錢樹”。
6月份,公司接到了生產仿針織ZD0020品種14.25萬碼的訂單,此品種紗支細、頭份多、密度大、車速慢、斷頭多、效率低,易出現邊緯松、邊緯縮等現象,生產難度較大,以往仿針織品種的入庫一等品率僅能達到98.7%左右,是地地道道的“人見愁”品種。困難面前沒有退路,針對此問題,姜明總經理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要求公司上下“刀刃向內”,找問題、定措施,以仿針織ZD0020品種為突破口,徹底解決這一生產難題,并成立了由生產部、研發部門及織布車間、漿染車間相關人員組成的攻關小組,責成生產部組織協調,織布車間主任鮑新具體負責實施,全力攻克生產難關。
在生產過程中,按照攻關小組的建議,選擇使用了緊密賽絡紗線,以增強紗線彈力,從球經工序開始,固定機臺,并分別對磁懸浮張力、染色回潮率、助劑添加、分經張力、漿紗上漿率等工藝進行了調整;在織造方面,織布車間使用了輕薄的停經片,同時,采取措施狠抓了拴機接經質量,調整了每臺布機的工藝參數,加強了工藝操作。通過各部門的緊密合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布機車速由原來的420-450轉/分,提高到480-500轉/分,轉速提高了12.64%,布機的綜合效率提高了15%以上;從質量攻關開始以來,仿針織ZD0020品種共已入庫的5萬多碼,質量達到了99.51%,與此前單相比,提高了1.01%,每碼布成本下降了1.03元,這標志著此次仿針織品種質量攻關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并為今后解決此類質量問題找到了途徑,仿針織品種業已成為山東蘭雁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又一“殺手锏”和公司爭創更高準漿車間技術人員在一起查看仿針織品種紗線的染色質量效益的“搖錢樹”。(圖文/楚廣勇 任學東)
織布車間技術人員一起研究生產工藝,提高布機效率及產品質量
準漿車間技術人員在一起查看仿針織品種紗線的染色質量